解析美国的半导体产业霸权:产业权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75
作者
李巍
李玙译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半导体; 产业权力; 技术控制; 金融控制; 市场控制; 芯片; 政治经济学;
D O I
10.13569/j.cnki.far.2022.01.022
中图分类号
F416.63 [电子工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20世纪中期,美国出于军工需要孕育产生了最早的半导体产业,并长期执世界之牛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半导体技术逐渐向全球扩散,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东亚经济体先后在该领域崭露头角,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发展格局也从"一枝独秀"转变为"百花齐放"。然而,近年来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尤其是对华为的强力打压表明,尽管半导体的产业分工已高度全球化,而且美国本土的半导体生产和制造也确实相对衰落,但美国在该产业仍拥有十分强悍的霸权地位,且主要体现在其产业控制力而非产业竞争力上。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规模空前的"芯片战争",不仅对相关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对整个中国信息与通讯产业的升级都构成了严重阻碍,彰显了美国巨大的产业权力。美国这种产业权力源于其对半导体产业在技术链、金融链和消费链三个方面所拥有的强大控制能力,这种产业控制力并没有因为其产业竞争力的衰退而有所减弱。它们具体分别体现为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对核心技术和高端研发的控制,对主要半导体企业在融资渠道和股权结构方面的控制,以及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半导体产品买家而形成的市场控制。技术控制、金融控制和市场控制,共同构成了美国半导体产业霸权的三个基石,确保美国在产业竞争力相对衰退的情况下仍具有强大的产业权力。这种建立在技术—资本—市场基础上的三维分析框架,也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逆势崛起与战略突围提供了一些对症下药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58+5 +5-6
页数:3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国家安全视域下的大国技术竞争——以美国对华为政策为例 [J].
戚凯 ;
朱思思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21, 38 (06) :100-131+7
[2]   全球价值链中的结构性权力与国际格局演变 [J].
庞珣 ;
何晴倩 .
中国社会科学, 2021, (09) :26-46+204
[4]   持久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外科技打击的策略辨析——日本半导体产业与华为的案例比较 [J].
任星欣 ;
余嘉俊 .
当代亚太, 2021, (03) :110-136+168
[5]   全球价值链治理、政府能力与中国国际经济权力提升 [J].
刘洪钟 .
社会科学, 2021, (05) :3-20
[6]   解析美国对华为的“战争”——跨国供应链的政治经济学 [J].
李巍 ;
李玙译 .
当代亚太, 2021, (01) :4-45+159
[7]   技术与霸权兴衰的关系——国家与市场逻辑的博弈 [J].
任琳 ;
黄宇韬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0, (05) :131-153+159
[8]   产业地理与贸易决策——理解中美贸易战的微观逻辑 [J].
李巍 ;
赵莉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0, (02) :87-122+159
[10]   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 [J].
黎文靖 ;
郑曼妮 .
经济研究, 2016, 51 (04) :6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