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中的结构性权力与国际格局演变

被引:106
作者
庞珣 [1 ]
何晴倩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
[2]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结构性权力; 国际格局; 全球价值链; 增加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030207 ;
摘要
全球价值链的增加值深层结构产生了结构性权力,其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从经济层面映射出国际格局的重要特征和演进态势。基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跨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对结构性权力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发现全球价值链呈现出国际格局的"多极"特征和"多极化"趋势,表现为结构性权力在主要大国之间较为分散,中国的迅速崛起和德国的稳固领先凸显了美国霸权的持续衰落。国际格局的总体式样和变化可以概括为"中心—边缘"的高度等级分化和"东升西降"的格局走势,体系边缘国家被进一步边缘化的趋势值得特别关注。面对当前地缘政治回归和民粹主义泛起等全球性挑战,将结构性权力用作塑造结构和扩展可能性边界的积极力量,同时防止将其用作国家间对抗的新武器,对于稳定国际体系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意义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46+204 +204-205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德国“嵌入式崛起”的路径与困境 [J].
熊炜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1, (01) :106-125+159
[2]   国际金融的“赫希曼效应” [J].
庞珣 ;
陈冲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0, (06) :132-155+160
[3]   中国学者对国际格局的认识及争鸣 [J].
周方银 .
国际政治科学, 2017, 2 (02) :1-32
[4]   从结构性权力视角看美国霸权衰落与多哈回合困境 [J].
屠新泉 ;
苏骁 ;
姚远 .
现代国际关系, 2015, (08) :29-35+64
[5]   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 [J].
秦亚青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3) :69-86+205
[6]  
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正毅, 2010
[7]  
国际政治学概论[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梁守德, 1994
[8]  
“The persistent myth of lost hegemony,” revisited: structural power as a complex network phenomenon[J] . William Kindred Winecoff.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2020 (1_su)
[9]  
Weaponized Interdependence: How Global Economic Networks Shape State Coercion[J] . Henry Farrell,Abraham L. Newma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 2019 (1)
[10]  
World Input-Output Network.[J] . Federica Cerina,Zhen Zhu,Alessandro Chessa,Massimo Riccaboni. PLoS ONE . 201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