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理论假设与实践路径

被引:37
作者
范国睿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 教育治理; 现代学校制度; 教育治理现代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是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教育治理的价值基础是基于不同教育利益主体共治、共享的"善治",构建基于合作的政府-学校-社会关系;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的关键在政府,政府通过清单管理,简政放权,向学校和社会组织放权和授权,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学校发展提供专业支持与服务;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的着力点在学校,学校在依据章程厘清办学权责的情况下,依法自主办学,深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建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社会组织是参与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需要积极培育和扶持教育类社会组织,规范社会组织参与教育的机制,提高第三方教育评估的独立性与专业性。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既需要建设与完善基于信息化的教育信息公开透明机制,更需要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3 条
[41]   政府·社会·学校——基于校本管理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设计 [J].
范国睿 .
教育发展研究, 2005, (01) :12-17
[42]   对现行教育管理制度的反思:“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 [J].
田爱丽 ;
张晓峰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21) :17-20
[43]   教育中介组织:解决高校两难困境的组织创新 [J].
颜丙峰 ;
宋晓慧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 (05) :9-13
[44]   政府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J].
杨东平 .
教育发展研究, 2013, (23) :3-3
[45]   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J].
孙绵涛 ;
王刚 .
教育研究, 2013, 34 (11) :27-34
[46]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教育治理:目标、困境与路向 [J].
金绍荣 ;
刘新智 .
教育发展研究 , 2013, (05) :49-54
[48]   我国中小学章程建设现状与思考 [J].
陈立鹏 ;
梁莹莹 ;
王洪波 .
中国教育学刊, 2011, (01) :24-28
[49]   我国教育公共治理的路径探析 [J].
宋官东 ;
吴访非 .
中国教育学刊, 2010, (12) :19-22
[50]   学校与政府关系的转型:从国家管理到公共治理 [J].
叶忠 .
教育科学研究, 2009, (08) :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