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承载力预警评估方法及案例研究

被引:56
作者
徐卫华 [1 ]
杨琰瑛 [1 ,2 ]
张路 [1 ]
肖燚 [1 ]
王效科 [1 ]
欧阳志云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预警;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安全; 京津冀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本文针对国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评估中生态承载力评估的需求,探讨了生态承载力及预警的定义与内涵,从预警角度提出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开展了案例研究。主要结论为: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提供服务功能、预防生态问题、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能力。生态承载力预警评估的实质是评估人类活动是否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主要服务功能的提供,是否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是否影响到区域的生态安全。其评价流程主要包括: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选取及评价方法和阈值的确定、生态承载力预警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成因解析等内容。本文提出的生态承载力预警评价的方法及案例,可为全国及区域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提供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06 / 3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J].
封志明 ;
杨艳昭 ;
江东 ;
袁国华 ;
马静 ;
张朝晖 ;
张惠远 ;
刘慧 ;
闫慧敏 ;
潘韬 .
生态学报, 2016, 36 (22) :7140-7145
[2]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Wind Erosion in Inner Mongolia of China Between 2001 and 2010[J]. JIANG Ling,XIAO Yi,ZHENG Hua,OUYANG Zhiyun.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6(02)
[3]   北京市生态用地规划与管理对策 [J].
欧阳志云 ;
李小马 ;
徐卫华 ;
李煜珊 ;
郑华 ;
王效科 .
生态学报, 2015, 35 (11) :3778-3787
[4]   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2014版)学术思路与总体技术流程 [J].
樊杰 ;
王亚飞 ;
汤青 ;
周侃 .
地理科学, 2015, 35 (01) :1-10
[5]   生态承载力研究和应用进展 [J].
向芸芸 ;
蒙吉军 .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11) :2958-2965
[6]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J].
高鹭 ;
张宏业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2) :19-26
[7]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主要问题剖析 [J].
齐亚彬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5, (05) :7-11+46
[8]   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J].
王俭 ;
孙铁珩 ;
李培军 ;
李法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4) :768-772
[9]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J].
余卫东 ;
闵庆文 ;
李湘阁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3, (01) :60-66
[10]  
SL 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