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承载力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75
作者
向芸芸
蒙吉军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研究方法; 应用进展; 展望;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2.0467
中图分类号
X26 [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态承载力研究是解决资源-环境矛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地理学、生态学和经济学关注的热点与前沿领域。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即对复合生态系统支持力和压力的表征;评述了常用的研究方法,即净初级生产力估测法、生态足迹法、供需平衡法、综合指标评价法和系统模型法;介绍了目前较为关注的流域、生态脆弱区、城市、农业区和旅游区生态承载力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生态承载力研究存在的缺乏科学完整的研究体系、阈值的生态学指示意义不明确、动态演化与预测研究不够深入、空间尺度与格局分异涉足较少等问题;并据此提出未来应在作用机理、模型构建和实践应用方面加强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958 / 296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的量化研究与应用 [J].
张万顺 ;
齐迪 ;
幸娅 ;
彭虹 ;
杨寅群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 44 (05) :560-564
[2]   后发地区生态承载力及其评价方法研究——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 [J].
赵卫 ;
沈渭寿 ;
张慧 ;
孙明 ;
孙俊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10) :1789-1800
[3]   基于RS和转移矩阵的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评价 [J].
岳东霞 ;
杜军 ;
刘俊艳 ;
郭建军 ;
张佳静 ;
马金辉 .
生态学报, 2011, 31 (09) :2550-2558
[4]   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及应用 [J].
靳玮 ;
徐琳瑜 ;
杨志峰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02) :438-443
[5]   上海市崇明岛区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异 [J].
陈乐天 ;
王开运 ;
邹春静 ;
张桂莲 ;
巩晋楠 ;
葛振鸣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4) :734-739
[6]   基于能值的生态足迹方法在黑龙江和云南二省中的应用与分析 [J].
王明全 ;
王金达 ;
刘景双 ;
赵卫 ;
顾康康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1) :73-81
[7]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J].
付强 ;
李伟业 .
生态学报, 2008, (10) :5002-5010
[8]   湖北省近20年生态足迹演化 [J].
谭庆 ;
汪正祥 ;
雷耘 ;
李中强 ;
余曼 .
生态学杂志, 2008, (06) :974-977
[9]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 [J].
蔡海生 ;
朱德海 ;
张学玲 ;
赵小敏 .
生态学报, 2007, (11) :4751-4757
[10]   生态足迹改进方法及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J].
刘淼 ;
胡远满 ;
常禹 ;
张薇 ;
张文广 .
生态学杂志, 2007, (08) :1285-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