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特征研究——基于开发区联系的视角

被引:25
作者
赵新正 [1 ,2 ,3 ]
冯长安 [1 ]
李同昇 [1 ,2 ,3 ]
刘晓琼 [1 ,2 ,3 ]
芮旸 [1 ,2 ,3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3] 陕西省情研究院
关键词
城市关联网络; 引力模型; 开发区; 多中心; 制度邻近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市网络研究是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城市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基于开发区数据,借助引力模型构建了中国城市关联网络,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网络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①城市网络中心度呈现为少数城市占主导的金字塔结构,网络覆盖城市具有沿海、沿江和地方中心三个指向。高新区城市关联网络由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内的城市共同主导,经开区城市关联网络由长三角地区城市主导。②城市网络从城市群内部开始向其他区域扩展,并从团簇结构逐步向鸟巢结构转变。高新区和经开区城市关联网络在哈尔滨-成都-深圳(广州)-福州-上海围合成的网络密集区内分别呈现北密南疏和东密西疏的非对称格局。③基于国家级开发区所形成的两类城市网络均表现出极弱的多中心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类网络的多中心趋势均在增强。④板块经济的运行以及城市群战略的实施对城市网络联系具有积极的影响。基于国家级开发区数据,测度了城市间的关联网络,结果反映了开发区政策对于中国城市网络体系重构的重要作用,不仅对于理解中国城市关联网络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城市网络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源。
引用
收藏
页码:898 / 91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32]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 [J].
顾朝林 ;
庞海峰 .
地理研究, 2008, (01) :1-12
[33]   开发区建设对中国城市发展影响作用的聚类分析评价 [J].
李俊莉 ;
王慧 ;
郑国 .
人文地理, 2006, (04) :39-43
[34]   轴-辐侍服理念下的中国航空网络模式构筑 [J].
金凤君 ;
王成金 .
地理研究, 2005, (05) :774-784
[35]   互联网与中国信息网络城市的崛起 [J].
汪明峰 ;
宁越敏 .
地理学报, 2004, (03) :446-454
[36]   经济全球化下地方生产网络模式演变分析——以中国为例 [J].
马丽 ;
刘卫东 ;
刘毅 .
地理研究, 2004, (01) :87-96
[37]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特征及动力机制 [J].
张晓平 .
地理研究, 2002, (05) :656-666
[38]  
World-City Network: A New Metageography?[J] . Jonathan V. Beaverstock,Richard G. Smith,Peter J. Taylor.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