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空间会议+”:一套社会治理的系统机制

被引:25
作者
陈伟东
张继军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
关键词
开放空间会议; 社会技术; 社会治理; 社区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社区社会治理的技术缺失和机制缺乏,导致社区社会治理陷入技术困境和能力困境,治理效能自然不高。开放空间会议是一种基于自由、平等、开放为理念的会议模式,它是一种技术,不是一种自然技术而是一种社会技术,不是一种硬技术而是一种软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治理机制。为使开放空间会议最大程度地体现出复合型的公共功能,从开放空间会议走向"开放空间会议+",它是一套社会治理的技术体系,也是一套社会治理的系统机制,可发挥众多公共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社会治理机制的实质、设计与运用 [J].
严强 ;
王心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3) :100-105
[2]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J].
李强 .
前线, 2014, (01) :14-16
[3]   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机制、理念及其启示 [J].
周晓丽 ;
党秀云 .
南京社会科学, 2013, (10) :75-81
[4]   论社区建设中的公共性 [J].
庞绍堂 .
南京社会科学, 2009, (05) :70-74+97
[5]  
参与式治理:臣民政治的终结——《参与式治理:中国社区建设的实践研究》诞生背景[J]. 项继权.社区. 2007(09)
[6]   试论社会技术的本质 [J].
赵大宇 ;
田鹏颖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6, (01) :74-77+96+111
[7]   软技术概念的重新界定 [J].
马庆国 ;
胡隆基 ;
颜亮 .
科研管理, 2005, (06) :101-107
[8]  
技术本质研究综述[J]. 聂馥玲.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3(S1)
[9]   哲学方法的个性化特征及其普遍性意义 [J].
李景林 .
哲学动态, 2003, (07) :46-49
[10]   社会技术:改造社会的实践性知识体系 [J].
田鹏颖 ;
陈凡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2, (04) :31-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