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技术:改造社会的实践性知识体系

被引:22
作者
田鹏颖
陈凡
机构
[1]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2]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辽宁沈阳
[3] 辽宁沈阳
关键词
社会技术; 自然技术; 技术哲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02 [科学的哲学原理];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0108 ;
摘要
“社会技术”是存在的 ,就其本质而言 ,它是社会科学在实践应用中的一个中间环节 ,是由一定社会的政府或执政党 (主要是 )创造、发明 (制定 )的 ,由全体社会成员 (主要是 )或一定社会阶层接受、使用的 ,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 ,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 ,进而实现改造社会目的的实践性知识体系 ;“社会技术”可分为“作为意志的社会技术”和“作为制度的社会技术”以及“原生的社会技术”、“次生的社会技术”、“再生的社会技术”等 ;“社会技术”与社会科学、与社会意识形态、与“自然技术”既有内在的联系 ,又有一定的区别 ;“社会技术”具有保障社会运行、改造社会和导向、组织、保护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39 +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浅论社会技术——技术、法律、环境与社会 [J].
李世雁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1, (02) :61-62
[2]  
社会科学学.[M].夏禹龙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3]  
技术哲学导论.[M].[德]拉普(F·Papp) 著;刘武等 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