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发展逻辑:以大国分工体系助推国际分工合作

被引:17
作者
王修志 [1 ]
谭艳斌 [2 ]
孔胜雪 [1 ]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关键词
双循环发展; 国际分工合作; 国际分工演进; 大国分工体系;
D O I
10.16331/j.cnki.issn1002-736x.2020.11.004
中图分类号
F114.1 [国际分工];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国际分工合作是全球化的逻辑内核,也是中国开放发展的经验所在。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发展的理论要义并非封闭发展,而在于在经贸摩擦、疫情冲击等复杂外部环境下更有效地深化国际分工合作。从国际分工演进历程和规律来看,百年变局实际上是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二战后国际分工秩序的系统性重构,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传统开放发展模式面临着逻辑挑战。因此,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中国开放发展既要坚持底线思维,更要树立面向国际分工新周期的开放发展观,推动国际分工有序演进,从而把握好分工秩序建构的主动权与合作发展的新机遇。建设自主开放包容型的大国分工体系,是统筹过去、当下与未来发展的筑基之举,是推动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发展的战略抓手。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J].
张宇燕 .
国际经济评论, 2019, (05) :9-19+4
[2]   攀升全球价值链与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学习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体会 [J].
刘志彪 .
南京社会科学, 2018, (01) :13-20
[3]   逆全球化与中国开放发展道路再思考 [J].
戴翔 ;
张二震 .
经济学家, 2018, (01) :70-78
[4]   中国经济学如何研究开放发展 [J].
盛斌 ;
马斌 .
改革, 2016, (07) :129-139
[5]   国际分工体系的演进动因及启示 [J].
杨文武 ;
罗文宝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2016, (09) :44-55
[6]   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研究纲要 [J].
裴长洪 .
经济研究, 2016, 51 (04) :14-29+46
[8]   中国是否到了全面推进开放型经济的新阶段? [J].
宋泓 .
国际经济评论, 2015, (04) :9-25+4
[9]   新时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理论宗旨、逻辑主线与主要内容 [J].
姜荣春 .
国际贸易, 2015, (02) :10-16
[10]  
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分析经济形势 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N]. 人民日报. 2020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