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协商:大学学科治理现代化的意蕴与逻辑

被引:16
作者
王战军 [1 ]
雷琨 [2 ]
王晴 [3 ]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
[2] 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3] 首都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
关键词
大学学科治理; 现代化; 互联网;
D O I
10.13236/j.cnki.jshe.2022.08.004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学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现代化大学治理结构改革和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学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是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增强学科科学决策能力、实现精准化治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在大学学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不仅以自身开放平等、效率效能、互动透明的特点和属性与大学学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要求高度契合,而且通过赋能、赋权、赋信学科治理,推动传统的大学学科治理向现代化的大学学科治理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大学学科治理现代化:内涵、困境与路径 [J].
方晓田 ;
彭江 .
湖北社会科学, 2021, (07) :149-155
[2]   数据赋能教育治理创新:内涵、机制与实践 [J].
张培 ;
夏海鹰 .
中国远程教育, 2021, (07) :10-17+76
[3]   监测之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合理性及其价值 [J].
王战军 ;
杨旭婷 ;
刘静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1, (06) :35-44
[4]   信息技术何以赋权?网络平台的参与空间与政府治理创新——基于2018年疫苗事件相关微博博文的分析 [J].
王亚婷 ;
孔繁斌 .
电子政务, 2019, (11) :2-10
[5]   技术赋能的治理创新:基于中国环境领域的实践案例 [J].
关婷 ;
薛澜 ;
赵静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04) :58-65
[6]   大数据背景下的院系治理现代化 [J].
王战军 ;
肖红缨 .
高等教育研究, 2016, 37 (03) :21-27+38
[7]   技术赋权、创造性破坏与以人为本——新媒体时代的政府治理创新 [J].
王山 ;
奉公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8 (01) :63-67+93
[8]  
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N].叶雨婷;.中国青年报.2020,
[9]  
“互联网+”重新定义信息化.[N]..光明日报.2015,
[10]  
技术赋权.[M].郑永年; 著.东方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