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基于MODIS-EVI的2000~2015年重庆植被覆盖季节变化
被引:10
|作者:
朱林富
[1
,2
]
谢世友
[1
,2
]
杨华
[3
]
马明国
[1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重庆师范大学GIS应用研究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MODIS-EVI;
趋势分析;
地形分布指数;
季节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2000~2015年的MODIS-EVI数据,采用MVC、趋势分析和分布指数法,分析了重庆近16 a来植被的季节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植被减少类型冬季比例最高(6.33%),主要分布于受库区蓄水和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的河谷、城镇及其周边地区;植被不变类型秋季比例最高(88.23%);植被增加类型春季比例最高(31.50%),主要分布于农业种植的西部丘陵区和中部平行岭谷地区。(2)植被变化类型优势分布区域各异,植被减少主要分布于小于400 m、小于6°区域,植被增加主要分布于400~1 000 m、6°15°区域,在大于1 000 m、大于15°区域植被相对稳定。(3)从春季到夏季,植被减少类型向低地形区(<800 m,<6°)移动,而植被增加类型则向高地形区(>800 m,>6°)移动;从夏季到秋季,植被减少类型向高地形区(>500 m,>6°)移动,而植被增加类型则向低地形区(<500 m,<6°)移动;从秋季到冬季,植被减少和增加类型均在向高地形区移动,在高地形区,植被减少(>1 300 m,>15°)分布强于植被增加(>500 m,>6°),在低地形区则是植被减少(<1 300 m,<15°)分布弱于植被增加(<500 m,<6°)。(4)在坡向的分布上,除了平地区域外,植被变化幅度在北、东、南、西坡向上随季节变化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146 / 2155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