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需要数字版权保护吗?——虚拟现实技术生成场景内容可版权性的视角

被引:23
作者
胡建文 [1 ,2 ]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2]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现实; 场景内容; 数字版权; 可版权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元宇宙是基于数字技术构建的拥有独立经济体系的虚拟世界,数字版权是元宇宙虚拟财产的重要方面之一,虚拟现实技术生成场景内容的可版权性与元宇宙数字版权保护的权利基础具有相似性。依据创作主体和创作来源分类,虚拟现实技术生成场景内容可分为人类新创作型、完全复制型、二次创作型、虚拟人创作型。前三种类型的虚拟现实技术生成场景内容由人类创作生成,符合人类的智力成果,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且能以一定的形式表达,可以给予版权保护。虚拟人创作型内容不是人创作的,按现有著作权法规定不能给予作品以保护,但元宇宙中的人本身就是虚拟人,虚拟人创作的内容符合作品的定义,理应受版权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虚拟现实三维数字模型著作权法的适用问题与完善路径 [J].
田小楚 ;
马治国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29 (03) :72-80
[2]  
临摹作品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尹琦瑜;.知识产权研究.2020, 01
[3]   《著作权法》修改:关键条款的解读与分析(上) [J].
王迁 .
知识产权, 2021, (01) :20-35
[4]   “虚拟现实+出版”模式引发的著作权困境与对策 [J].
咸晨旭 .
科技与出版, 2020, (10) :101-108
[5]   我国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论纲 [J].
王丽颖 ;
刁舜 .
知识产权, 2019, (10) :61-71
[6]   如何研究新技术对法律制度提出的问题?——以研究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为例 [J].
王迁 .
东方法学, 2019, (05) :20-27
[7]   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 [J].
王迁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48-155
[8]  
全球VR第一案:谁是风口上的“飞猪”.[J].吕佳臻;.法律与生活.2017, 07
[9]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认定 [J].
熊琦 .
知识产权, 2017, (03) :3-8
[10]   论3D打印中的“异形复制” [J].
单晓光 ;
袁博 .
科技与法律, 2017, (01)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