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论纲

被引:7
作者
王丽颖 [1 ,2 ]
刁舜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2]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知识产权; 新业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虚拟现实新业态产业初具规模,在国家政策层面提出了加强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研究的要求。但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知识产品保护方面,我国存在以何种模式进行保护以及如何确定保护力度等困境,而美国却已经在判例中形成了解决该领域知识产权纠纷的初步规范,新加坡也通过制定法的形式探索了虚拟外观设计的保护规则。在此启示下,我国可先通过司法解释或者案例指导制度将该领域的适格知识产权客体进行确认,待到条件成熟时再行修法;在保护强度上秉持综合、相对以及动态的利益平衡观念。在调整对象上明确虚拟现实空间内知识产品的法律关系应为虚拟现实平台的自治规则优先,而跨空间的知识产品则主要受现行知识产权规范的约束,并按照"三个梯队"渐进式地推进该领域知识产权规则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试论新业态对专利制度的挑战 [J].
闫文锋 ;
苏丹 .
知识产权, 2018, (05) :83-88
[2]   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初探 [J].
武伟 ;
宁峻涛 .
科技促进发展, 2017, 13 (12) :1006-1010
[3]   VR/AR教育应用案例及发展趋势 [J].
蔡苏 ;
张晗 .
数字教育, 2017, 3 (03) :1-10
[4]   虚拟现实电影的观影体验及叙事革新 [J].
赵艳明 .
青年记者, 2017, (05) :56-57
[7]   美国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现状、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J].
王健美 ;
张旭 ;
王勇 ;
赵蕴华 .
科技管理研究, 2010, 30 (14) :37-40+56
[8]  
Law,Virtual Reality,and Augmented Reality .2 Mark A.Lemley,Eugene Volokh. U.PA.L.REV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