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与传播

被引:9
作者
马彦 [1 ]
徐凤亮 [2 ]
机构
[1] 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2]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 泄露; 传播; 犯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已经成为重大社会问题,由此引发的违法犯罪行为给个人和社会造成较大的危害。从传播学理论出发,引入并改进拉斯韦尔模式,提出个人信息泄露与传播"五个要素",着重分析传播过程中个人信息的来源、个人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个人信息被泄露的结果等三个主要环节,提出个人信息保护的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社会信用服务业的产业链治理探索 [J].
张春明 .
征信, 2013, 31 (08) :22-25
[2]   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现状及完善路径 [J].
蒋平 .
公安研究, 2013, (08) :49-58+89
[3]   网络环境下侵害个人信息的民法救济 [J].
尹志强 .
法律适用, 2013, (08) :9-14
[4]   两岸四地的个人信息保护与行政信息公开 [J].
李建新 .
法学, 2013, (07) :95-104
[5]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研究 [J].
刘行星 ;
李希龙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3, 28 (03) :54-58
[6]   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问题探析 [J].
赵波 .
湖北社会科学, 2013, (04) :161-163
[7]   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J].
王宝刚 ;
张立先 ;
马运全 ;
荆伟 ;
陈晨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3, (02) :74-79
[8]   美国身份盗窃刑法规制模式的分析与启示 [J].
傅芸 .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3, (01) :62-64
[9]   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织就更严密的法网 [J].
沈海平 .
人民检察, 2008, (23) :13-15
[10]  
传播学教程.[M].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