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侵害个人信息的民法救济

被引:15
作者
尹志强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
民法救济; 归责原则; 隐私权;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管理者; 个人信息权; 侵权行为; 侵权损害; 法律行为; 人格权法; 《侵权责任法》; 请求权基础; 个人数据信息; 信息处理者; 受害人; 过错推定; 网络环境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正>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信息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和不当利用已经成为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互联网的发展无疑给人们的信息沟通带来方便,但同时也使得个人隐私的披露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危害更大。处于不同地域、不同时空和不同部门的个人信息被迅速汇集起来,通过特定的技术处理环节,瞬间可以描绘出一个人的"数字人格",将个人变为没有隐私的"透明人"。〔1〕针对个人信息被不当收集和利用,全国人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比较法上的个人数据信息自决权 [J].
贺栩栩 .
比较法研究, 2013, (02) :61-76
[2]   论安宁生活权 [J].
刘保玉 ;
周玉辉 .
当代法学, 2013, 27 (02) :49-56
[3]   论个人信息权在人格权法中的地位 [J].
王利明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3 (06) :68-75+199
[4]   个人资料保护之辩 [J].
马特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3 (06) :76-84
[5]   论个人信息权的权利结构——以“控制权”为束点和视角 [J].
刁胜先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3) :92-96+102
[6]   我国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发展 [J].
张新宝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0, 18 (02) :11-16
[7]   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权利基础 [J].
齐强军 ;
齐爱民 ;
陈琛 .
青海社会科学, 2010, (01) :187-189
[8]  
隐私权的新发展.[J].王利明;.人大法律评论.2009, 01
[9]   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中) [J].
王泽鉴 .
比较法研究, 2009, (01) :1-20
[10]   精神安宁权的基础及理由分析 [J].
方乐坤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7, (05) :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