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的学理基础:经济与政治关系的维度

被引:2
作者
陈健 [1 ,2 ]
郭冠清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经济与政治; 党的领导; 新型举国体制; 国有企业;
D O I
10.16331/j.cnki.issn1002-736x.2022.06.00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内容。新发展格局包括经济和政治两个层面。构建新发展格局所强调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是统筹经济与政治的表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马克思主义学理基础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任务,需要从经济和政治两个维度进行。从经济维度构建学理基础主要是从经济循环角度来论证,并契合新发展格局的双循环内涵;从政治维度构建学理基础有助于完整准确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经济和政治背景,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意义,是党中央掌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决策。利用有关经济与政治关系的马克思主义相关论述,可以从经济和政治两个层面为新发展格局构建学理基础,除了经济层面的相关阐释,还要将经济与政治结合起来,解释新发展格局超越经济层面的若干重要特征,其包括新发展格局是主动构建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新发展理念的指导意义,自主创新和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性,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等,这些都反映了新发展格局政治引领经济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1]  
主动作为、长期战略: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看构建新发展格局. 张辛欣.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682488517378111187&wfr=spider&for=pc . 2020
[22]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 [J].
谢富胜 ;
潘忆眉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0, (05) :156-166+204
[24]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实施路径与时代价值 [J].
蒲清平 ;
杨聪林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6 (06) :24-34
[25]   回到马克思:对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再解读 [J].
郭冠清 .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03) :5-13+113+2
[26]   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再认识 [J].
习近平 .
东南学术, 2001, (04) :2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