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产业投资与区域协调发展——来自“三线建设”地区的证据

被引:26
作者
林晨
陈荣杰
徐向宇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贫困陷阱; “三线建设”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为持续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塑造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中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实施情况看,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视角研究哪些地区在接受产业政策投资后能够被拉出“贫困陷阱”。在理论模型中,本文分析“贫困陷阱”的成因和外部投资的效果,提出资本积累不足、技术落后和市场效率低下是形成“贫困陷阱”的重要原因,只有在具备高市场效率的前提下,外部投资才可以帮助后发地区逃离“贫困陷阱”,而自然资源禀赋对外部投资有效性的影响不确定。为检验理论假说,本文以“三线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工具变量估计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和历史越繁荣的地区,在接受“三线建设”投资后能促使劳动力集聚、关联企业生产率提升和技术外溢,诱发集聚经济的形成,外部产业投资对当地经济的长期促进效应更为明显,而自然资源禀赋对产业投资的长期效应则没有明显的影响。将GDP变量替换成人均GDP、考虑原材料禀赋的影响之后,结果保持稳健。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精准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更高效率促进公平提供了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9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中国南北平衡发展差距研究——基于“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的综合分析 [J].
许宪春 ;
雷泽坤 ;
窦园园 ;
柳士昌 .
中国工业经济, 2021, (02) :5-22
[2]   跨越世纪的城市人力资本足迹——历史遗产、政策冲击和劳动力流动 [J].
夏怡然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19, 54 (01) :132-149
[3]   我国经济发展南北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J].
盛来运 ;
郑鑫 ;
周平 ;
李拓 .
管理世界, 2018, 34 (09) :16-24
[4]   西部大开发:增长驱动还是政策陷阱——基于PSM-DID方法的研究 [J].
刘瑞明 ;
赵仁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6) :32-43
[5]   三线建设与中国内地城市发展(1964-1980年) [J].
周明长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4, (01) :142-151
[6]   健康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和贫困陷阱 [J].
王弟海 .
经济研究, 2012, 47 (06) :143-155
[7]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 [J].
聂辉华 ;
江艇 ;
杨汝岱 .
世界经济, 2012, 35 (05) :142-158
[8]   中国产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35个工业部门的经验研究 [J].
潘文卿 ;
李子奈 ;
刘强 .
经济研究, 2011, 46 (07) :18-29
[9]   寻找制度的工具变量:估计产权保护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J].
方颖 ;
赵扬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138-148
[10]   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 [J].
刘生龙 ;
王亚华 ;
胡鞍钢 .
经济研究, 2009, 44 (09) :9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