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下的“第一书记”制度及其扶贫困境——以“双轨”合作为视角

被引:9
作者
袁铭健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第一书记; 合作治理; 扶贫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62.3 [党的干部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摘要
基于精准扶贫目标下的"第一书记"扶贫制度,使"第一书记"与"村支书"为代表的村干部形成了"国家治理"和"基层治理"的两股治理力量的交叉和融合。"双轨"合作扶贫可能会产生双方的不平等合作关系,产生外来资源的依赖性、项目制扶贫工作催生的形式主义和追求短期效益等问题;也可能会产生双方合作的分离甚至是不合作的关系,导致"双头政治"下的扶贫低效和信任危机。改善"双轨"合作需要在"精准扶贫"政策上进行完善:明确双方的职权分工与责任主体,并建立约束、监督和晋升激励机制、建立目标瞄准机制和扶贫长期化规划、改善扶贫资源依赖关系并提升基层治理的自主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嵌入型乡村扶贫模式:形成、理解与反思——以闽东南C村“干部驻村”实践为例 [J].
袁立超 ;
王三秀 .
求实, 2017, (06) :76-86
[2]   精准扶贫背景下驻村机制的实践困境及其后果——以豫中J县驻村“第一书记”扶贫为例? [J].
许汉泽 ;
李小云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 (03) :82-89
[4]   乡村权力下沉治理模式的运行策略及其反思 [J].
李鑫诚 .
湖北社会科学, 2017, (04) :22-27
[5]   精准扶贫视域下干部驻村帮扶的减贫逻辑——以桂南s村的驻村帮扶实践为例 [J].
覃志敏 ;
岑家峰 .
贵州社会科学, 2017, (01) :163-168
[7]   精准扶贫与驻村帮扶 [J].
王晓毅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 (03) :56-62
[8]   干部下乡、精准扶贫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基于“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的案例分析 [J].
蒋永甫 ;
莫荣妹 .
贵州社会科学, 2016, (05) :162-168
[9]   驻村“第一书记”与村庄治理变革 [J].
杨芳 .
学习论坛, 2016, 32 (02) :52-55
[10]   脱嵌的产业扶贫——以贵州为案例 [J].
孙兆霞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5, (03)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