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CDIO”理念,构建培养学生工程能力新模式

被引:21
作者
陈波 [1 ]
王玲 [2 ]
张旭伟 [3 ]
邓丽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 西南石油大学
[3] 西南石油大学工业设计教研室
关键词
工程能力; 教学模式; 网络; CDIO;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结合国内多数院校在实施CDIO遇到的缺乏与企业深度合作,无法实施"运行O"的问题,在分析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网络N构建虚拟——真实工程教育环境,实现以培养工程能力为目标的"N-CDIO工程教育模式"(1+2+3+4模式)。其特点是以CDIO过程为导向(1个导向),以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为目标(2个目标),通过学校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和社会平台构成三个培养层次(3个层次),以工程项目、网络平台、工作室、导师制为载体(4个载体)。实践证明N-CDIO模式在校企深度合作、教育资源整合、学生工程能力提升、学生实践管理、学生就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等方面有明显的提升,学生的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49+168 +1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研究现状(2008~2012)——基于近五年的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 [J].
陈新民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04) :30-34
[2]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CDIO实践平台建设探索 [J].
黄亦申 ;
董晨晨 ;
翁晓红 ;
潘柏松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2 (04) :442-445
[3]   CDIO在中国(上) [J].
顾佩华 ;
包能胜 ;
康全礼 ;
陆小华 ;
熊光晶 ;
林鹏 ;
陈严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03) :24-40
[4]   “卓越计划”背景下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析 [J].
曾永卫 ;
刘国荣 .
中国大学教学, 2011, (07) :75-78
[5]   工科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 [J].
祝海林 ;
张炳生 ;
胡爱萍 ;
葛乐通 .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9 (04) :69-72
[6]   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 [J].
陶勇芳 ;
商存慧 .
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1) :81-83
[7]  
重新认识工程教育.[M].(美) 克劳雷 (Crawley;E.) 等;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