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会中的“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

被引:117
作者
高一飞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数字弱势群体”; 智慧社会; 数字人权; 权利保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数字弱势群体"是由于数字科技的固有特征、不均衡传导以及社会既有结构等客观因素,导致权利缺失、能力不足,进而展现出地位边缘、资源匮乏、易受挫伤等特征的特定群体,可视为数字科技复杂特性、社会内在结构缺陷、虚拟空间秩序紊乱共同作用的产物。对其权利加以保障,既是智慧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有利于推进弱势群体保护工作,回应"数字人权"问题。遵循平等保护与倾斜保护相结合原则、人权保障原则、共建共治共享原则,数字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主要包括权利义务再分配、公共服务优化、权利赋能三个方面的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弱势群体权益的公法保护[M]. 中国人事出版社 , 杨海坤, 2015
[12]  
弱者权益保护研究综述[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胡玉鸿, 2012
[13]  
新经济规则——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 .2[美]凯文.凯利,刘仲涛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