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基于可达性的城市功能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
被引:26
作者:
尚正永
[1
,2
]
张小林
[2
]
卢晓旭
[3
]
周晓钟
[1
]
机构:
[1] 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城市功能用地;
空间格局演变;
可达性;
淮安市;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4.01.009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基于ArcGIS9.3平台,运用可达性分析技术,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定量分析了城市功能用地可达性格局特征与演变。研究发现,城市功能用地可达性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内部可达性水平变化不大,城市边缘的可达性变化较大;城市功能用地的空间分布与可达性水平关系密切,集中分布在可达性时间成本小的范围内;主要功能用地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工业用地逐步由可达性成本小的城市核心区迁移到可达性成本相对较大的城市外围,居住用地相对均衡地分布在不同可达性时间范围内,小型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分布于可达性时间成本小的城市核心区,大型公共设施用地则逐步迁移到可达性时间成本相对较大的城市外围;影响城市功能用地可达性格局及其演变的因素归纳为5个方面,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交通引导、人口增长和政府调控。研究表明城市道路网可达性水平的提高,能够引导城市功能用地的空间布局,带动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2
页数:9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