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干预的新度量——基于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的视角

被引:21
作者
刘行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
关键词
政府干预; 投资组合; 最终控制人; 掠夺之手; 支持之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在度量政府干预时,已有文献往往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通过比较政府干预指标的横截面差异来确定企业受政府干预的强弱。然而,在中国的制度背景下,最终控制人(例如:地方政府)往往控制着多家企业。此时,将同一最终控制人控制的企业视为一个投资组合,通过比较企业在投资组合中的差异来度量政府干预,应该更为恰当。基于这一思路,我们以最终控制人到公司的控制权与公司规模为权重指标,构建了公司在其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中的重要性指数,并将其作为政府干预的衡量指标。以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当公司在其最终控制人的投资组合中越重要时,公司的政策性负担(税收负担与超额雇员)越沉重、过度投资越严重、从而市场价值越低。此外,这类公司也越多的获得了政府补助。我们还发现,本文构建的政府干预指标相比同类指标有更好的解释力。这些结果印证了本文所构建政府干预指标的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6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乡土与城邦 [J].
陈冬华 ;
李真 .
会计研究, 2015, (01) :4-14+96
[2]   企业规模、地方政府干预与产能过剩 [J].
王文甫 ;
明娟 ;
岳超云 .
管理世界, 2014, (10) :17-36+46
[3]   政府干预、企业雇员与过度投资 [J].
黄俊 ;
李增泉 .
金融研究, 2014, (08) :118-130
[4]   企业规模、市场能力与FDI地区聚集——来自企业层面的证据 [J].
张会清 ;
王剑 .
管理世界, 2011, (01) :82-91
[5]   需求结构失衡的财政因素:一个分析框架 [J].
李永友 .
财贸经济, 2010, (11) :63-70
[6]   国有企业的政府控制权转让研究 [J].
杨记军 ;
逯东 ;
杨丹 .
经济研究, 2010, 45 (02) :69-82
[7]   国有股权、税收优惠与公司税负 [J].
吴联生 .
经济研究, 2009, 44 (10) :109-120
[8]   政府干预、金字塔结构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投资 [J].
程仲鸣 ;
夏新平 ;
余明桂 .
管理世界, 2008, (09) :37-47
[9]   政府干预、法治、金融发展与国有企业银行贷款 [J].
余明桂 ;
潘红波 .
金融研究, 2008, (09) :1-22
[10]   市场化进程、国企改革策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生决定 [J].
夏立军 ;
陈信元 .
经济研究, 2007, (07) :82-9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