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单元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24
|
作者
魏晓旭 [1 ]
赵军 [1 ]
魏伟 [1 ]
颉斌斌 [2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
关键词
生态系统脆弱性; 适应力; VSD模型; 县域单元;
D O I
10.13671/j.hjkxxb.2015.0617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中国2853个县(市、旗、区)为研究单元,以1980、1990、2000和2010年全国1 km格网土地利用数据和中国县级行政单元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VSD模型,构建了基于自然和人为共同作用下的生态系统影响力指数和社会经济适应力指数,用以综合表达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异,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县域单元的生态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县域生态系统影响力指数持续降低,2000年之前呈现由"东北到西南"逐渐降低的趋势,2000年之后,基本呈现"中东部及新疆北部高、西南低"的格局.适应力指数空间分布差异十分明显,表现出东南沿海高于中部,中部又高于西部的格局.从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来看,东南部比西部地区更脆弱,从时间变化来看,中国生态脆弱度整体好转,局部恶化;从数量变化来看,1983个县域单元处于高度脆弱区和极度脆弱区,仅有327个县域单元于处于轻度和微度脆弱区.处于极度脆弱区和高度脆弱区的县域单元未来要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土地利用管理,调整用地布局并严格控制城镇规模扩张;对于轻度和微度脆弱区则应坚持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禁止污染型产业发展,有序引导人口转移,发展生态旅游业和高技术产业.
引用
收藏
页码:726 / 73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1] 南方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及其驱动因子——以衡阳盆地为例
    周松秀
    田亚平
    刘兰芳
    [J]. 生态学报, 2015, 35 (06) : 1991 - 2002
  • [2] 中国西北干旱区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甘肃西湖、苏干湖自然保护区为例
    马真臻
    王忠静
    顾艳玲
    夏婷
    [J]. 中国沙漠, 2015, 35 (01) : 253 - 259
  • [3] 基于VSD模型的经济发达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太湖流域为例
    李平星
    陈诚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 (02) : 237 - 243
  • [4] 中国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
    田亚平
    常昊
    [J]. 地理学报, 2012, 67 (11) : 1515 - 1525
  • [5]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脆弱性影响评估——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
    窦玥
    戴尔阜
    吴绍洪
    [J]. 地理研究, 2012, 31 (02) : 311 - 322
  • [6] 生态脆弱性评价与预测研究进展
    靳毅
    蒙吉军
    [J].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11) : 2646 - 2652
  • [7] 全球环境变化下人-环境耦合系统的脆弱性研究综述
    陈萍
    陈晓玲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4) : 454 - 462
  • [8] 县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其动态分析——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
    王瑞燕
    赵庚星
    周伟
    姜曙千
    秦元伟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7) : 3790 - 3799
  • [9] 生态脆弱性及其研究进展
    徐广才
    康慕谊
    贺丽娜
    李亚飞
    陈雅如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5) : 2578 - 2588
  • [10] 江西省生态脆弱性现状GIS模型评价
    樊哲文
    刘木生
    沈文清
    林联盛
    [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11 (02) : 202 -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