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区块链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机制构建

被引:17
作者
柯达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区块链; 数字货币; 跨境支付; 代理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保持人民币支付手段的价值稳定与人民币结算系统的安全、高效,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举措。目前在跨境支付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代理行模式,将收付款人对开户行的信任风险、结算系统及其参与人自身的结算风险复杂化,造成支付费用较高、支付速度较慢以及支付信息不透明,而以区块链为技术依托、以支付型代币与稳定币为代表的私人数字货币对改进代理行模式的缺陷具有一定帮助,但却新增了额外的市场风险与信任风险,此外,"本国型"法定数字货币同样存在对中间投放机构的信任风险等问题。对此,我国应在界定数字货币法律属性的前提下,对支付型代币加强个人身份识别,对稳定币实施跨境支付信息的境内存储等监管措施。对于法定数字货币,我国应明确其具有境内与跨境支付的双重法偿性,合理设置商业银行等中间投放机构的准入条件、吸收境外金融机构参与结算系统的运营,此外为传统代理行模式以及跨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实时结算提供互联互通的法律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10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与国际货币体系变革 [J].
刘东民 ;
宋爽 .
金融论坛, 2020, 25 (11) :3-10
[3]   一叶知秋:美元体系的挑战从跨境支付开始 [J].
王朝阳 ;
宋爽 .
国际经济评论, 2020, (02) :36-55+5
[4]   论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 [J].
杨延超 .
中国社会科学, 2020, (01) :84-106+206
[5]   Libra:数字货币型跨境支付清算模式与治理 [J].
杨东 .
东方法学, 2019, (06) :51-57
[6]   区块链与金融基础设施——兼论Libra项目的风险与监管 [J].
邹传伟 .
金融监管研究, 2019, (07) :18-33
[7]   智能合约的构造与风险防治 [J].
王延川 .
法学杂志, 2019, 40 (02) :43-51
[8]   区块链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J].
徐忠 ;
邹传伟 .
金融研究, 2018, (11) :1-16
[9]   比特币区块链分叉研究 [J].
王健 ;
陈恭亮 .
通信技术, 2018, 51 (01) :149-155
[10]   法定数字货币与全球跨境支付 [J].
刘东民 ;
宋爽 .
中国金融, 2017, (23) :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