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诉讼案例分析框架:案例教学与研究方法

被引:9
作者
任重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处分原则; 辩论原则; 诉讼标的; 构成要件; 证明责任; 诉讼要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随着裁判文书在互联网上的公开,案例分析愈发成为民事诉讼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内容。然而,民事诉讼体制转型也使相关案例在现阶段尚带有职权主义的色彩。相比民法案例,民事诉讼案例分析更加复杂、多维与动态,并主要呈现出律师视角与法官视角、客观真实与三重事实的对立。尽管如此,请求权基础分析法依旧可以被吸收与借鉴,并主要作为处分原则项下的内容,与传统诉讼标的识别标准有机融合。除此之外,民事诉讼案例分析还需关注辩论原则与职权进行原则项下的重要问题。作为民事诉讼的主线,诉讼标的构成了民事诉讼案例分析的主轴。而在诉讼标的之外,还需针对案件的特殊情形考虑诉讼要件与证明责任。面对具体民事诉讼案例,可以采用"六步分析法",即"锁定诉讼标的→确定构成要件要素(包括抗辩、再抗辩、再再抗辩)→识别特殊诉讼要件→事实主张与证据证明→证明责任(客观)→其他拓展问题"。案例不仅是民事诉讼理论的试验场,而且也为本土民事诉讼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燃料与动力。标准化的案例教学也将使法学生从理论的空谈者炼成理想的法律人。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4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释明变更诉讼请求的标准——兼论“证据规定”第35条第1款的规范目的 [J].
任重 .
法学研究, 2019, 41 (04) :136-155
[2]   《合同法》第122条(责任竞合)评注 [J].
叶名怡 .
法学家, 2019, (02) :171-190+196
[3]   我国民事诉讼释明边界问题研究 [J].
任重 .
中国法学, 2018, (06) :217-238
[4]   反思民事连带责任的共同诉讼类型——基于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的分析框架 [J].
任重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8, 24 (06) :137-156
[6]   论请求权竞合理论与诉讼标的理论的冲突与协调 [J].
赵秀举 .
交大法学 , 2018, (01) :23-32
[8]   证明责任的概念——实务与理论的背离 [J].
李浩 .
当代法学, 2017, 31 (05) :3-10
[9]   法治访谈录:请求权基础的案例教学法 [J].
葛云松 ;
金可可 ;
田士永 ;
黄卉 .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 2017, (14) :23-33
[10]   重复诉讼禁止及其在知识产权民事纠纷中的应用——基本概念解析、重塑与案例群形成 [J].
卜元石 .
法学研究, 2017, 39 (03) :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