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群体心理及群体行为关系研究

被引:22
作者
陈海涛
魏永
机构
[1] 吉林大学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群体极化; 感知匿名性; 行为意愿; 结构方程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C912.63 [社会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050301 ;
摘要
基于学术界既有的研究成果,从群体极化理论视角,探讨网络舆情及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因素,构建群体行为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引入感知匿名性的调节作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39份样本数据进行验证分析,验证网络舆情传播意愿与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群体认同、社会比较频率对态度极化及行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匿名性增强了群体认同对态度极化及行为意愿的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为加强网络舆情管理,避免群体暴力、恶性事件的发生,分别从网民层面以及互联网软件开发及治理管控层面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社会公共事件中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研究 [J].
刘可 .
新闻传播, 2019, (13) :54-55
[2]   网络舆情场中观点簇丛的情感极化度测算 [J].
高俊峰 ;
黄微 .
图书情报工作, 2019, 63 (10) :106-114
[3]   网络舆情群体极化效应的管理策略 [J].
周威特 .
管理观察, 2019, (09) :98-99
[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社交网络舆情应对策略仿真分析——以“亚布力事件”为例 [J].
曹海军 ;
李明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1 (01) :57-63
[5]   微博群体极化现象研究 [J].
郑雪 .
新闻论坛, 2018, (05) :56-59
[6]   舆论反转中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J].
汪明艳 ;
余丽彬 ;
朱译冰 .
情报杂志, 2018, 37 (09) :106-112+119
[7]   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形成模式研究 [J].
陈林 ;
李运国 .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 17 (14) :140-141
[8]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及政府应对能力研究 [J].
崔鹏 ;
张巍 ;
何毅 ;
齐婧 .
现代情报, 2018, 38 (02) :75-83+95
[9]   对网民在传播网络舆情过程中心理状态的理论探析 [J].
郭媛媛 ;
肖永辉 .
科教导刊(下旬), 2017, (06) :171-172
[10]   基于SNA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研究——以“魏则西事件”为例 [J].
王旭 ;
孙瑞英 .
情报科学 , 2017, (03) :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