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安全时空演变
被引:3
作者:
陈燕
[1
]
罗婵
[1
]
陈星宇
[1
]
邱晓敏
[2
]
宋新山
[1
]
王宇晖
[1
]
机构:
[1]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密苏里州立大学地理地质规划系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时空演变;
生态重心;
长江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选取人口密度、人均GDP、植被覆盖率等14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分析其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演变规律,以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利用重心分析模型,分析2000,2014年长三角生态安全重心的迁移趋势与方向,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长三角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随着年份的增加而提升,但不同城市的增长速率差异明显;整体生态安全水平不高,各城市差异较大,且呈现出明显的南部区域高于北部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态安全分区为安全区(湖州)、低安全区(无锡、上海、泰州、苏州)和中安全区(其他城市);影响生态安全等级的主要限制因子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植被覆盖率、第三产业比重、用于教育的财政支出比率、环保投资比重5项指标;生态重心由西向东转移9.303 9km,但仍位于区域中部,转移速度较慢,未来有向东南方向转移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2
页数:8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