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构建·偏差:重新理解新媒介时代的部落化

被引:13
|
作者
王传领
机构
[1]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关键词
新媒介; 部落化; 感知失衡; 身份构建; 交往偏差;
D O 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0.11.010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媒介的独特传播属性和强大传播能量使其极大地拓展和改造了部落化这一理论:新媒介在全面延伸人的感官系统并进行感知整合的同时,也让人们在信息压力下更倾向于使用刺激性符号来完成对信息的接收,使用感性思维来实现对信息的解读;由于新媒介时代的部落化主要通过网络空间来实现整体感知,传播者的身份以虚拟化方式进行多维度呈现,这不仅难以确证传播者身份,还会引发接受者对传播者身份的多重想象以及对于信息的解读方式与衍义程度;新媒介传播中的人际关系已经形成了鲜明的权力观念和等级划分,公众之间的交往越来越缺乏共同基础,每个人都成为新媒介所制造的独特个体。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