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原区CO2源、汇及时空分布模拟研究

被引:7
|
作者
王伟 [1 ]
方青青 [1 ]
王国强 [1 ]
李瑞敏 [2 ]
薛宝林 [1 ]
王红旗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2]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碳源/汇; 干旱气候; VPRM模型; 时空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影响加剧,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受到剧烈影响。半干旱草原区域CO2模拟研究主要集中于已有观测资料的地区,然而,观测资料缺乏的草原区CO2通量模拟却鲜少有人研究。因此选择缺通量资料的呼伦贝尔草原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VPRM模型应用于缺资料地区,模拟了该区域内2016年的NEE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在特旱年的气候条件下2016年全年都表现为微弱的碳源(全年NEE值为47.27 gC/m2),且其变化趋势与降水和气温在年内变化趋势相近。(2)空间上,根据趋势来看NEE在空间分布由草原区向草甸区、森林区逐渐降低。基于植被分布情况,不同植被类型的区域碳排放顺序为:克氏针茅草原和大针茅草原>羊草草原>杂草草甸草原(以线叶菊等为主)。(3)干旱胁迫是该地区表现为碳源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降水与NEE表现出极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R2=0.938,P<0.001),说明了干旱气候条件下,随着月降水量的增加,草原生态系统出现碳源向碳汇转移的趋势。(4)地上生物量(AGB)与GPP和Reco表现出了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分别为0.89和0.9,P<0.01),与NEE表现出了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2=0.68,P<0.01),说明了草原的地上生物量增加能有效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7288 / 729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 [1]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2016年夏季异常干旱分析
    张敬超
    金磊
    [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 38 (04) : 58 - 59
  • [2] 呼伦贝尔市2016年夏季干旱情况分析
    吴昊
    越昆
    那晓东
    [J]. 内蒙古气象, 2016, (06) : 10 - 14
  • [3] 基于降水距平百分率的苏尼特草原干旱特征分析
    孙晓东
    刘桂香
    包玉海
    路艳峰
    [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7 (02) : 47 - 54
  • [4] 内蒙古草原温室气体交换通量
    岳泓宇
    贾志斌
    梅宝玲
    田淑新
    [J]. 生态学报, 2016, 36 (24) : 7929 - 7941
  • [5] 基于改进的CASA模型模拟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杨勇
    李兰花
    王保林
    宋向阳
    刘爱军
    王明玖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 (08) : 2344 - 2352
  • [6] 中国草地植被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关系分析
    马安娜
    于贵瑞
    何念鹏
    王秋凤
    彭舜磊
    [J]. 第四纪研究, 2014, 34 (04) : 769 - 776
  • [7] 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群落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动态变化
    穆少杰
    周可新
    陈奕兆
    杨齐
    李建龙
    [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04) : 885 - 895
  • [8] 草地生态系统碳汇浅析
    赵娜
    邵新庆
    吕进英
    王堃
    [J]. 草原与草坪, 2011, 31 (06) : 75 - 82
  • [9] 干旱胁迫降低了内蒙古羊草草原的碳累积
    郝彦宾
    王艳芬
    崔骁勇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10, (08) : 898 - 906
  • [10] 基于涡度相关技术测算地表碳通量研究进展
    耿绍波
    鲁绍伟
    饶良懿
    杨晓菲
    高东
    冯宗红
    [J]. 世界林业研究, 2010, 23 (03) : 24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