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技术路线和行动方案

被引:24
|
作者
侯正猛 [1 ,2 ]
熊鹰 [1 ]
刘建华 [2 ]
曹成 [3 ]
方琰藜 [1 ]
张瑞芹 [2 ]
侯维岩 [2 ]
汤建伟 [2 ]
机构
[1] 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地下能源系统研究所
[2] 郑州大学中德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院
[3]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关键词
碳中和; 河南省; 行动方案; 能源转型; 碳汇; 碳排放预测;
D O I
10.15961/j.jsuese.202100627
中图分类号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农业、工业及能源消费大省,碳中和战略的实施对推动区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2060年碳中和愿景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长久以来煤炭主导的较单一能源结构导致河南省面临碳排放基数大、生态治理形势严峻、能源对外依存度持续增长、可再生能源开发程度低等关键问题。为此,详细梳理了河南省当前的能源供需结构、二氧化碳排放与林业碳汇情况,归纳出河南省碳中和目标导向下的七大行动方案,进而分析和预测能源发展多情景构想下的重点行业碳排放,并提出了河南省碳中和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碳中和战略的实施主要受制于煤炭丰富但油气缺乏的资源禀赋、高耗能和第二产业占比过大等因素;2)需同时从能源革命和经济结构深化调整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侧重煤炭的减量替代和清洁化利用,发展风、光、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储能技术,优化森林结构以提升林业碳汇功能;另一方面,引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适当迁出部分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传统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提升工业和居民生活用能终端电气化水平。3)按照既定政策(保守情景)、能源转型(参考情景)、激进取代(极端情景)3种情景预测河南省分别在2077、2056、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4)中国碳中和愿景的全面实现应鼓励重点省份、行业先行开展改革试点和探索创新,突出地方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低碳发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