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转型内涵、路径及其对碳中和的意义

被引:236
|
作者
邹才能
何东博
贾成业
熊波
赵群
潘松圻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能源转型; 碳中和; 智能源; 新能源; CO2埋存; CO2驱油; 巴黎协定; 能源独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16.2 [能源工业、动力工业];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绿色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家园,气候变化是全球工业化以来地球生态系统面临的严峻挑战,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能源转型是指人类利用能源从木柴到煤炭、从煤炭到油气、从油气到新能源、从有碳到无碳的发展趋势,是能源形态、能源技术、能源结构、能源管理等能源体系主体要素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以清洁、无碳、智能、高效为核心的"新能源"+"智能源"能源体系是世界能源转型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世界能源转型具有两个驱动力和一个推动力,世界能源格局的空间、地域不均衡是内部驱动力,新能源竞争力逐渐上升是外部驱动力,以科学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推动力。世界能源转型具有政治、技术、管理和商业4方面内涵,其中,以共商共议、全球协作机制为核心的政治协同是世界能源转型的政治内涵;从能源资源型向能源技术型转变是世界能源转型的技术内涵;智能源水平不断提升是世界能源转型的管理内涵;国际油公司向国际能源公司的商业模式转型是世界能源转型的商业内涵。世界能源转型路径要求国际社会通过政治协同、科技推动、管理驱动和商业带动,逐步实现化石能源的低碳化革命、新能源的低成本革命和能源管理的智慧化革命,促进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从化石能源为主体转变为以非化石、清洁新能源为主体,推动人类社会能源生产与供给体系绿色、清洁、高效、安全发展,达到人类能源利用与地球碳循环系统"碳中和",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能源转型是实现国家和区域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重塑世界政治格局的新力量,是切实履行《巴黎协定》要求、实现能源利用"碳中和"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举措。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碳排放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发展目标的提出,将推动中国化石能源向新能源加快转型,实现"能源革命",保障能源供给安全,推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4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以时间换空间:欧美大石油公司天然气业务战略调整初探
    姜学峰
    单卫国
    宋磊
    张永峰
    徐东
    [J]. 国际石油经济, 2020, 28 (08) : 8 - 17
  • [2] 论中国“能源独立”战略的内涵、挑战及意义
    邹才能
    潘松圻
    赵群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0, 47 (02) : 416 - 426
  • [3] 壳牌公司天然气业务发展战略及启示
    许萍
    [J]. 国际石油经济, 2018, 26 (05) : 73 - 78
  • [4] 能源革命:从化石能源到新能源
    邹才能
    赵群
    张国生
    熊波
    [J]. 天然气工业, 2016, 36 (01) : 1 - 10
  • [5] 世界科技创新趋势与启示
    白春礼
    [J]. 科学发展, 2014, (03) : 5 - 12
  • [6] 石油的时代[M]. 中信出版社 , 王能全, 2018
  • [7] 能源百科全书[M]. 科学出版社 , (美)帕克(Parker, 1992
  • [8] Global Carbon Budget 2019
    Friedlingstein, Pierre
    Jones, Matthew W.
    O'Sullivan, Michael
    Andrew, Robbie M.
    Hauck, Judith
    Peters, Glen P.
    Peters, Wouter
    Pongratz, Julia
    Sitch, Stephen
    Le Quere, Corinne
    Bakker, Dorothee C. E.
    Canadell, Josep G.
    Ciais, Philippe
    Jackson, Robert B.
    Anthoni, Peter
    Barbero, Leticia
    Bastos, Ana
    Bastrikov, Vladislav
    Becker, Meike
    Bopp, Laurent
    Buitenhuis, Erik
    Chandra, Naveen
    Chevallier, Frederic
    Chini, Louise P.
    Currie, Kim I.
    Feely, Richard A.
    Gehlen, Marion
    Gilfillan, Dennis
    Gkritzalis, Thanos
    Goll, Daniel S.
    Gruber, Nicolas
    Gutekunst, Soeren
    Harris, Ian
    Haverd, Vanessa
    Houghton, Richard A.
    Hurtt, George
    Ilyina, Tatiana
    Jain, Atul K.
    Joetzjer, Emilie
    Kaplan, Jed O.
    Kato, Etsushi
    Goldewijk, Kees Klein
    Korsbakken, Jan Ivar
    Landschuetzer, Peter
    Lauvset, Siv K.
    Lefevre, Nathalie
    Lenton, Andrew
    Lienert, Sebastian
    Lombardozzi, Danica
    Marland, Gregg
    [J].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2019, 11 (04) : 1783 - 1838
  • [9]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costs in 2019 .2 IRNEA.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