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旱灾害危险性的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32
|
作者
王静爱
毛佳
贾慧聪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水旱灾害; 危险性; 时空格局; 高危险区; 中国;
D O I
10.13577/j.jnd.2008.0120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水灾与旱灾之间,不论在形成的原因上或是在治理措施上,都存在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受季风气候影响,中国的洪水和干旱灾害同时并存,近年来我国遭受极端水旱灾害事件的次数比以往增加很多。基于县域统计单元的水旱灾害信息,以总时段(1949-2005年)、分时段(1956-1965年,1996-2005年)、分季度和分月份4种时间尺度来划分,选取2359个县域单元上的灾害频数作为衡量水旱灾害危险性的指标,主要从危险性整体转移、高危险区转移、转移的形成因素以及高危险区的防灾减灾对策几个角度,探讨了中国水灾、旱灾以及水旱综合灾害的危险性时空分异规律。研究表明:近57年来,中国水旱灾害危险性的整体格局呈现东西分异,东部远远高于西部,这是气候-地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1956-1965年,我国水旱灾害危险性格局的东西分异明显;1996-2005年,水旱灾害危险性格局不变,高值区域明显增大,向东北、西北、南方扩展。水旱灾害危险性格局的季节变化显著,整体呈现夏季水旱灾害危险性高,春季次之,秋冬季危险性低的状况;月际变化与降水带的推移和承灾体的月际变化相似,7月水旱灾害危险性达到峰值。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水旱灾害风险区划以及水旱灾害高危险区的减灾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