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表情包与自我形象表达——以“拟剧理论”进行分析

被引:20
作者
董江艳
机构
[1] 山东广播电视台
关键词
微信; 拟剧理论; 人际传播; 伪语境; 形象表达; 表情符号;
D O I
10.15997/j.cnki.qnjz.2016.29.006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正>"拟剧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根据一项实地研究而提出的,又被称为"自我呈现理论"。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引入了舞台演出艺术的专业用语来阐释"拟剧理论",他认为人的社会互动是一场表演,而现实社会是一个舞台。"表演(performance)可以定义为:特定的参与者在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表情·情绪·情节: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与演变 [J].
赵爽英 ;
尧望 .
新闻界, 2013, (20) :29-33
[2]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美)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娱乐至死.[M].(美) 波兹曼;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媒介形态变化.[M].(美)罗杰·菲德勒(RogerFidler)著;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