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情绪·情节: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与演变

被引:69
作者
赵爽英 [1 ]
尧望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西部网
关键词
网络表情符号; 情绪化; 情节化;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3.20.007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网络表情符号是适应网络在线交流出现的一种图像性符号。表情符号的发展经历了传达表情、表达情绪以及陈述情节等几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表情符号的象形意义逐渐淡化,象征意义日益突出。其变化显示,它和现实交流中人们的表情并无对应关系,而更像一种娱乐化图像符号。网络表情符号并没有弥补网络文辞在非语言交流上的缺失,反而将其转注为"合法性"存在,进一步强化了网络交流的虚拟感。过量表情符号的使用,已经成为信息交流的噪音。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网络表情符号的符号学解读 [J].
石慧 .
群文天地, 2011, (14) :74-74
[2]   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表情符号初探 [J].
余光武 ;
秦云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 (01) :130-135
[3]   网络表情的传播现状及成因探究 [J].
鲁瑶 ;
吴佳妮 .
经济视角, 2009, (11) :70-72+78
[4]   日本的网络表情符号“顔文字”及其文化内涵 [J].
梁燕碧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6, (02) :35-38
[5]  
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与满足[D]. 李菲.上海交通大学. 2011
[6]  
网络表情符号的数字化程式创造及其审美接受[D]. 王芳.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7]  
网络表情图形的艺术特征研究[D]. 付晶晶.广西师范大学. 2010
[8]  
娱乐至死[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著, 2004
[9]  
互联网心理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美)PatriciaWallace著, 2001
[10]  
媒介形态变化[M]. 华夏出版社 , (美)罗杰·菲德勒(RogerFidler)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