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全球Z世代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30
作者
谢洋
王曦影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
关键词
单体化; Z世代; 微粒社会; 系统综述;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22.0142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Z世代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是生命历程完整嵌入数字社会的第一代人,受到单体化趋势的影响,在家庭、学校、职业方面展现出独有的特征。本研究基于科学网(Web of Science)文献数据库,以“Generation Z”(Z世代)作为关键词,选取46篇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本文采用微粒社会下的单体化视角,对Z世代群体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空间的相关特征进行分析。从家庭空间来看,Z世代的父母采取的“双重思维育儿方式”是一种基于高度差异与反思策略的精细化教养模式;从学校空间来看,Z世代的学习、课程和评价体现出单体化趋势下的个性化教育需求;从社会空间来看,Z世代独特化的职业规划和选择是单体化的影响结果。系统综述欧美社会的Z世代青年的特征对理解中国的Z世代青年也具有一定启示性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Z世代”青年群体观察 [J].
王水雄 .
人民论坛, 2021, (25) :24-27
[2]   改革开放的孩子们:中国新生代与中国发展新时代 [J].
李春玲 .
社会学研究, 2019, 34 (03) :1-24+242
[3]   走向前台:当代青年文化发展的景象与趋势——读《新媒介·新青年·新文化:中国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现象研究》 [J].
黄洪基 .
青年学报, 2017, (03) :20-23
[4]   社会自我主义:中国式亲密关系——中国北方农村的代际亲密关系与下行式家庭主义 [J].
阎云翔 ;
杨雯琦 .
探索与争鸣, 2017, (07) :4-15+1
[5]   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 [J].
周晓虹 .
社会学研究, 2000, (02) :51-66
[6]  
微粒社会[M]. 中信出版社 , 克里斯多夫·库克里克, 2017
[7]  
个体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德) 贝克, 2011
[8]  
世界风险社会[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原著, 2004
[9]  
Now Arriving: Surgical Trainees From Generation Z[J] . Paul J. Schenarts.Journal of Surgical Education . 2020 (2)
[10]  
A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OF ENTREPRENEURSHIP POTENTIAL AMONG GENERATIONS[J] . M. Sebnem Ensari.Research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 201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