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的模糊和制度的效率——基于份样本农户宅基地产权认知的问卷调查

被引:6
作者
姚如青
朱明芬
机构
[1]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关键词
宅基地; 模糊产权; 产权博弈; 制度效率; 改革路径;
D O I
10.16235/j.cnki.33-1005/c.2013.04.021
中图分类号
F301.1 [土地制度]; D923.2 [物权]; D922.3 [土地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30105 ; 030107 ;
摘要
经典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清晰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通过产权认知调查,宅基地产权是模糊不清的。基于产权博弈的分析框架,土地产权模糊之下的宅基地开发利用行为出现区域差异,人口集中流入区域宅基地利用采用的是行政配置方式,人口集中流出区域宅基地利用则是采用市场配置方式,从而使得模糊产权条件之下存在制度效率,进而提出未来宅基地模糊产权的改革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农民对宅基地产权认知情况及其差异——基于安徽省6县1413个农户的问卷调查 [J].
彭长生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 (02) :37-43
[2]   农民的农地权属认知与行为反应:基于567个样本的分析 [J].
晋洪涛 .
农村经济 , 2011, (07) :31-34
[3]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规范解析、实践挑战及其立法回应 [J].
陈小君 ;
蒋省三 .
管理世界, 2010, (10) :1-12
[4]   农村宅基地开发利用的案例研究——浙江联众公司“城仙居”模式利弊分析 [J].
祁黄雄 ;
陆建广 .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 (05) :41-46
[5]   中国地方政府应对市场化改革的策略:抓住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理论假说与案例研究 [J].
曹正汉 ;
史晋川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4) :1-27+243
[6]   《物权法》中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有条件转让问题 [J].
徐宗威 .
城乡建设, 2006, (05) :42-42
[7]   交易的含义 [J].
盛洪 .
读书, 1999, (02)
[8]   产权博弈 [J].
汪丁丁 .
经济研究, 1996, (10) :70-80
[9]   转型经济中的模糊产权理论 [J].
季稻葵 .
经济研究, 1995, (04) :42-50
[10]  
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M].(荷) 皮特;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