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新机制: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组织、运作与功能

被引:84
作者
邓燕华 [1 ]
王颖异 [2 ]
刘伟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驻村帮扶工作队; 混合科层组织; 运动式治理; 常规性治理; “具身的国家”;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20.06.003
中图分类号
D262.3 [党的干部工作];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0302 ;
摘要
关于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既有研究多探讨外部环境如何塑造队员的驻村实践,而没有较好地分析工作队本身的组织特征及其影响。本文将驻村帮扶工作队界定为混合科层组织,认为其是有助于运动式治理向常规性治理过渡的组织基础。我们认为,混合科层组织的特性使驻村帮扶工作队能够更好地起到汇聚资源、采集信息和培训干部的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如工作重点偏移、组织规则软化以及人际关系紧张。我们在结论处进一步认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是"具身的国家"(the embodied state),可以促进国家与社会间的"互见",使国家的在场变得更为能动。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66+242 +242-243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3]   “双轨双层”治理: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的基层贫困治理研究 [J].
刘建生 ;
涂琦瑶 ;
施晨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11) :138-144
[4]  
官僚体系+运动式治理:当代中国的政治治理[J]. 草苍.文化纵横. 2018(03)
[6]   村干部与实践权力——精准扶贫中的国家基层治理秩序 [J].
王雨磊 .
公共行政评论, 2017, 10 (03) :26-45+213
[7]   精准扶贫背景下驻村机制的实践困境及其后果——以豫中J县驻村“第一书记”扶贫为例? [J].
许汉泽 ;
李小云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 (03) :82-89
[8]   第一书记扶贫与农村领导力供给 [J].
王亚华 ;
舒全峰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 (01) :82-87+128
[9]   数字下乡:农村精准扶贫中的技术治理 [J].
王雨磊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6) :119-142+244
[10]   “第一书记”助农村党建民生双提升——山东省“第一书记”制度建设实践探析 [J].
陶正付 ;
李芳云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05) :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