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哲学论纲

被引:4
作者
冯兵
机构
[1]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礼乐; 礼乐文化; 礼乐哲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22 [儒家];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在中国传统礼乐文化背景下的礼乐哲学体系,成型于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思想家们在三代礼乐基础上的理论诠释与重构。概言之,一切以礼乐为研究立场或研究对象的哲学思想,我们都可称之为礼乐哲学。它是中国哲学的精髓所在,生存智慧、人文理性为其基本性质。礼乐哲学的体系建构包括了礼乐自然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道德哲学、伦理美学等诸多方面,而"中和"是其核心概念,贯穿于整个礼乐哲学体系之中。礼乐哲学的发展与演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哲学的。在研究范式上,"点、线、面"的相互交叉与融合是其基本特点。"三礼"及《诗经》《论语》等则是展开礼乐哲学研究的核心和基础性文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先秦诸子礼学研究.[M].陆建华; 著.人民出版社.2008,
[2]  
礼学思想体系探源.[M].王启发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3]  
美的历程.[M].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4]  
古代宗教与伦理.[M].陈来著;.三联书店.1996,
[7]   何为中国哲学——关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若干思考 [J].
杨国荣 .
文史哲, 2009, (01) :37-41
[8]   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 [J].
高清海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 (02)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