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中国龙卷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165
|作者:

范雯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俞小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龙卷;
时空分布;
发生频率;
灾情特征;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 [中小尺度天气现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中国气象灾害年鉴》和其他有关资料,根据"增强藤田级别"龙卷级别分类标准,对1961—2010年50年间中国EF2或以上级强龙卷(Significant Tornadoes)和2004—2013年10年间中国EF1或以上级龙卷的时空分布、发生频率和灾害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1961—2010年50年间共记录到165次强龙卷,含EF2级145次、EF3级16次、EF4级4次,年均3.3次;(2)强龙卷主要分布在中国江淮地区、两湖平原、华南地区、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东南部等平原地区,具有在某地频发的特征;(3)165次强龙卷中,1986—1990年间的发生最为频繁,此后呈逐渐下降趋势;大多发生在春、夏两季,4—8月的数量占全年的87%;发生起始时间多集中在12—20时;(4)强龙卷发生过程中多伴随有冰雹和/或暴雨等天气现象,其路径长度与强度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5)165次强龙卷至少造成1772人死亡,3.17万人受伤,总结了记录到的最强25次龙卷的灾情特征;(6)2004—2013年10年间共记录到143次EF1或以上级龙卷,含EF1级121次、EF2级19次、EF3级3次,其空间分布与1961—2010年强龙卷的分布相似;10年间,2005年记录到的数量最多,此后呈逐年下降趋势;(7)利用2004—2013年《中国气象灾害年鉴》和其他相关资料记录的龙卷资料中EF1级龙卷和EF2或以上级强龙卷的发生数量之比,以及不完整的EF0级龙卷与EF1或以上级龙卷的发生数量之比,粗略估计得到1961-2010年50年间中国年均发生龙卷的次数不低于85次,EF1或以上级龙卷年均发生21次,不及美国龙卷发生频率的十分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793 / 80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江淮地区弓状回波的分布和环境特征分析[J]. 气象, 2015, 41 (05) : 588 - 597罗爱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气象局 安徽省气象局朱科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安徽省气象局方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市气象局 安徽省气象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赵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安徽省气象局
- [2] 一次龙卷生成中风暴单体合并和涡旋特征的雷达观测研究[J]. 气象, 2015, 41 (02) : 182 - 19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气象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边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泰安市气象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符长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烟台市气象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3] 非超级单体龙卷风暴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特征及预警[J]. 气象, 2014, 40 (06) : 668 - 677刁秀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气象台万明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气象台高留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气象台孟宪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气象台
- [4] 一次龙卷风天气的特征分析[J]. 气象, 2014, 40 (05) : 628 - 636李改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濮阳市气象局许庆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濮阳市气象局吴丽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濮阳市气象局董建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濮阳市气象局钟天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濮阳市气象局
- [5] 江淮地区龙卷超级单体风暴及其环境参数分析[J]. 气象学报, 2014, 72 (02) : 306 - 31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刁秀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气象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夏文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王德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项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 [6] 基于观测资料的我国天气现象时空分布分析[J]. 气象, 2013, 39 (11) : 1452 - 1460张雪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杜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汤志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肖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 [7] 夏季安徽槽前形势下龙卷和非龙卷型强对流天气的环境条件对比研究[J]. 气象, 2012, 38 (12) : 1473 - 1481王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郑媛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气象台 国家气象中心张晓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郝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气象台 国家气象中心曹卫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气象台 国家气象中心
- [8] 安徽龙卷发生的环境条件和临近预警[J]. 高原气象, 2012, (06) : 1721 - 1730姚叶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安徽省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郝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义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李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刘高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邱学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余金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刘远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9] 对流风暴内中气旋特征与强烈天气[J]. 气象, 2012, 38 (11) : 1330 - 1338吴芳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盐城市气象局 江苏省盐城市气象局俞小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江苏省盐城市气象局张志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盐城市气象局 江苏省盐城市气象局周小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江苏省盐城市气象局韦莹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盐城市气象局 江苏省盐城市气象局
- [10] 区域暴雨过程中两次龙卷风事件分析[J]. 气象学报, 2012, 70 (05) : 961 - 973张一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台俞小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河南省气象台吴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台梁俊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气象台吕林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省气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