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后真相”时代网络谣言的话语空间与传播场域研究——基于微信朋友圈4160条谣言的分析
被引:127
作者:
李彪
[1
]
喻国明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后真相;
网络谣言;
可视化负效应;
网络辟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后真相"并不意味着谣言可以大行其道,但"后真相"时代的谣言在话语修辞和传播结构上出现了新变化。本文选取微信平台传播量最高的4160条谣言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谣言在标题修辞上具有权威加持与恐惧诉求、大量使用新闻式和数字式标题等手段;议题建构多使用程序化固定结构、故事元素、建构社交货币等方法;传播机制上呈现出幂律分布、嵌套结构的圈群化传播等,总结出后真相时代谣言传播的"加冕"与"祛魅"、逆火效应、延时机制、可视化负效应和少数人情绪启动等新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真相时代科学辟谣的做点和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2+121+153
+121
页数:12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