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视阈下公众谣言辨别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23
作者
刘鸣筝
孔泽鸣
机构
[1]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媒介素养; 谣言辨别; 网络红人; 社交网络密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谣言辨别能力是媒介素养的题中之义。本文选取6个常见的谣言案例作为测定公众谣言辨别能力参考值的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公众的谣言辨别能力不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公众谣言辨别能力与性别、学历、对意见领袖的选择偏好显著相关,与生活地域和收入水平没有线性相关关系;公众谣言辨别能力与社交网络密度中的微博关注数量呈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9+151 +1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基于使用、评价和分析能力的我国公众媒介素养现状 [J].
刘鸣筝 ;
陈雪薇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 39 (07) :153-157
[2]   在线社会网络中的谣言与辟谣信息传播效果:探讨网络结构因素与社会心理过程的影响 [J].
刘于思 ;
徐煜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6, (11) :51-69+127
[3]   周期性谣言的类别与特征 [J].
施爱东 .
民族艺术, 2015, (05) :105-111+168
[4]   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的影响 [J].
杨威 ;
苗智杰 .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5, (02) :71-76
[5]   基于小世界网络的微博谣言传播演进研究 [J].
刘咏梅 ;
彭琳 ;
赵振军 .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14, 11 (04) :54-60
[6]   公共事件中网络谣言传播实证分析——基于2010~2012年间网络谣言信息的研究 [J].
王理 ;
谢耘耕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22 (02) :86-99
[7]   治理网络谣言:培养受众批判性思维 [J].
张燕楠 ;
周弘毅 .
新闻战线, 2014, (03) :86-87
[8]   中国互联网语境的现实逻辑——网络群体行为与政府应对策略 [J].
薛国林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3, (12) :6-12
[9]   网络谣言的政治诱因:理论整合与中国经验 [J].
郭小安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 66 (03) :120-124+129
[10]   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规律模型研究 [J].
兰月新 .
图书情报工作, 2012, (14)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