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认定条款适用论

被引:45
作者
朱晓峰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格权侵害; 民事责任; 动态体系论; 利益权衡论; 自由裁量权;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21.04.003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作为不完全法条的《民法典》第998条在作用于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的认定过程中,并未完全摆脱构成要件论全有或全无的立场,而是依然在《民法典》第1165条第1款的框架内作为辅助性规范发挥作用。由于第998条既承认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又对其予以限制,因此法官在依据本条规定的考量因素作用于相应人格权侵害民事责任的认定时,可以通过合法性原则、价值位阶原则、比例原则和权利适当限制原则的综合运用,将作用于法律效果评价的诸考量因素的协动过程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使相应的法律论证具有可反驳性且能经受得住反驳,增强相应法律效果评价结果的说服力和可接受度,助益于平衡处理法秩序的安定性和开放性二者关系这一目的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62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31]   论罗马法中人的尊严及其影响——以dignitas为考察对象 [J].
史志磊 .
浙江社会科学, 2015, (05) :86-93+158
[32]   论民法解释学的范式——以共识的形成为研究视角 [J].
许中缘 .
法学家, 2015, (01) :58-71+177
[33]   目的正当性与比例原则的重构 [J].
刘权 .
中国法学, 2014, (04) :133-150
[34]   论侵权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 [J].
叶金强 .
中外法学, 2012, 24 (01) :155-172
[35]   法律约束、个案正义与司法论证——对自由法学的另一种解读 [J].
谢小瑶 .
环球法律评论, 2011, 33 (02) :41-49
[36]   法律推理基本形式的结构分析 [J].
雷磊 .
法学研究, 2009, 31 (04) :18-39
[38]  
法学方法论[M]. 商务印书馆 , (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