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多主体适应气候变化框架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基于法律政策的视角

被引:5
作者
袁媛 [1 ]
李国庆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气候变化适应; 多主体; 法律政策; 框架机制; 实践进展; 日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31.3 []; DD912.6 [];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301 ; 03 ; 0706 ; 070601 ;
摘要
通过系统梳理日本适应气候变化法律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日本多主体适应气候变化的框架机制,结合其目前具体的适应实践进展,总结出可供中国借鉴的经验启示。研究发现,日本适应气候变化法律政策的发展经历了由重减缓、轻适应,到上升至国家战略,再到立法这3个阶段,形成了以国家、国立环境研究所、地方公共团体、地区气候变化适应中心、企业和居民为主体的多主体适应框架,从科研成果与决策应用转化、适应信息"共享—反馈—更新"有效循环、建立跨地区合作平台、适应资金支持、实施进度监测管理等5个方面构建了多主体适应气候变化机制。目前日本各适应主体逐步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实践,但适应工作仍处于初期阶段,适应信息共享体系、跨地区合作细则以及适应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结合日本的法律政策经验和中国具体情况,提出了中国应科学定位适应气候变化法律地位、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监测评估—信息共享—适应行动—效果评价"多主体适应框架的机制体制,引导企业采取气候风险管理和适应性商业活动,提高居民的适应认知和适应能力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05 / 51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2]   《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适应议题焦点解析及后续中国应对措施 [J].
刘硕 ;
李玉娥 ;
秦晓波 ;
高清竹 ;
万运帆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15 (04) :436-444
[3]   完善中国气候变化适应性立法的思考 [J].
曹明德 .
中州学刊, 2018, (08) :53-57
[4]   《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适应信息通报谈判的最新进展和展望 [J].
陈敏鹏 ;
张宇丞 ;
刘硕 ;
李玉娥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 14 (02) :191-200
[5]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影响 [J].
张永香 ;
巢清尘 ;
郑秋红 ;
黄磊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7, 13 (05) :407-414
[6]   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数据发展现状、需求和战略建议 [J].
何霄嘉 ;
董利苹 ;
曲建升 ;
曾静静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7, (03) :585-592
[7]   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区域合作的法治机制构建 [J].
程雨燕 .
广东社会科学, 2016, (02) :241-248
[8]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若干思考 [J].
李艳芳 ;
张忠利 ;
李程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3 (01) :1-12
[9]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现状、问题和建议 [J].
彭斯震 ;
何霄嘉 ;
张九天 ;
马欣 ;
孙傅 ;
刘少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9) :1-7
[10]   国际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发展动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孙傅 ;
何霄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5)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