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区域合作的法治机制构建

被引:7
作者
程雨燕 [1 ,2 ]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气候变化; 区域合作; 法治; 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6.9 [国际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区域合作旨在运用区域方法,发挥区域优势解决区域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我国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区域合作的现状却呈现出实践探索初起、法治基础薄弱、以及理论研究不足的整体特征,需要以法治机制构建作为摆脱困局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区域合作是对区域纯公共产品的合理供给,也是同一主权下不对外代表国家的、平等而不具有隶属关系的、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从而必然产生提供多元调整模式、供给充足合作动力、实施有效规制约束、追究应有法律责任的法治需求。应当尝试通过多元调整机制、利益驱导机制、协商合作机制、以及责任追究机制的构建加以针对性的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欧盟气候变化治理模式研究.[M].傅聪;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  
大都市治理.[M].(美) 菲沃克 (Feiock;C.R.) ; 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3]  
区域性行政协议研究.[M].何渊; 著.法律出版社.2009,
[4]  
协作性公共管理.[M].(美) 阿格拉诺夫; (美) 麦圭尔;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   论区域合作与软法治理 [J].
石佑启 .
学术研究, 2011, (06) :30-37
[6]   从垂直激励到平行激励:地方政府合作的利益激励机制创新 [J].
杨爱平 .
学术研究, 2011, (05) :47-53+159
[7]  
Decentralisation; Globalisation and China's Partial Re-engagement with the Global Economy.[J].Shaun Breslin.New Political Economy.20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