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在线教育公共服务推进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思考——对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的实践反思

被引:29
作者
陈玲
刘静
余胜泉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关键词
在线教学; 个性化教育; 教育公共服务; 在线辅导; 教育生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G63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040102 ;
摘要
在线教育由于其在促进个性化学习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新的教育公共服务模式。该文结合"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实践,从教育服务的需求辨别、多元化教育服务主体角色的定位、在线教育服务运转机制设计、与在线学习活动相适应的教师和学生素养要求、以及在线教育服务形态对于传统学校教育行为的改革等方面,探讨在线教育公共服务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1)坚持教育公共服务普惠性的公共价值取向,应以是否满足学生基础性的、核心性的共性学习需求来理解个性化需求的合理性,从而明确个性化在线教育公共服务的边界范围;(2)以实践问题的解决为导向,从最大程度促进各方优势发挥和资源共享出发,吸引不同的服务资源主体加入在线教育公共服务队伍,在明确各自不同职责范围基础上开展有序、有效合作;(3)从个性化教育公共服务的实践逻辑出发,可以从服务者的选择、服务内容的提供、服务过程的监管和服务结果的评价等维度设立相应质量保障机制,确保个性化教育公共服务的质量水准;(4)为帮助教师更好胜任在线教学,需要重视从技术素养、在线沟通能力以及教育使命感等方面帮助教师进行配套能力建设,针对学生,则需要从技术素养、学习方式甄别和选择能力,以及网络行为规范层面等加以培养和引导;(5)最后,需要重视线上个性化教育公共服务系统和线下课堂教学系统的信息、数据双向融合,充分理解复合型学习生态系统的功能特点,从课堂教学、学校管理乃至整个区域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主动迎接、拥抱消费驱动的个性化教育服务介入所带来的变革和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教育信息化服务供给的转型方向与实施路径 [J].
郑旭东 ;
任友群 .
教育研究, 2018, 39 (08) :113-120
[2]   个性化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的新探索——“双师服务”实施路径探究 [J].
陈玲 ;
余胜泉 ;
杨丹 .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07) :2-8
[3]   个性发展能否作为教育的目的? [J].
石中英 .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 (03) :22-23
[4]   服务管理视角下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J].
赵晋 ;
张建军 .
上海管理科学, 2016, 38 (06) :101-104
[5]   政府购买在线教育服务产品: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探索 [J].
田晓伟 .
教育发展研究, 2015, (19) :78-84
[6]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改革机理分析 [J].
王浦劬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2 (04) :88-94
[7]  
教育公共治理及其机制研究[D]. 宋官东.东北大学. 2012
[8]  
基于在线教育平台的美国中小学个性化学习探究[D]. 卞延竹.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
[9]  
2017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2018
[10]  
Do Web 2.0 tools really open the door to learning? Practices, perceptions and profiles of 11-16-year-old students[J] . Rosemary Luckin,Wilma Clark,Rebecca Graber,Kit Logan,Adrian Mee,Martin Oliver.Learning, Media and Technology . 2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