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络成瘾

被引:16
作者
李江 [1 ]
胡丹丹 [1 ]
季建林 [2 ]
傅华 [1 ]
机构
[1] 上海,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 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关键词
手机成瘾; 网络成瘾; 手机网络成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99 [其他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有关于网络成瘾和手机成瘾的研究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其中, 网络成瘾聚焦于通过个人电脑使用互联网, 而手机成瘾则更多地被界定在打电话和发送手机短信的范围内。近些年来,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建设发展, 人们在生活中使用手机的时间和频率越来越高。严重者可表现为手机的过度使用甚至会出现出依赖和成瘾的症状, 由此所引起的各种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当今的手机依赖或成瘾已经超出了打电话和发短信的范畴, 而是更多地表现在网络功能的使用上。因此有必要对此类行为成瘾现象重新做出界定, 将网络成瘾和手机成瘾的概念结合在一起, 并体现出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使用的特征。这将有助于分析手机网络成瘾的形成机制, 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138 / 114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国内外网络成瘾量表的编制现状 [J].
苏文亮 ;
章之韵 ;
林小燕 ;
方晓义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 22 (05) :785-790
[12]   韩国青少年智能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 [J].
李昌镐 .
中国青年研究, 2014, (02) :9-15
[13]   青少年手机依赖的测量、危害和发生机制 [J].
贺金波 ;
陈昌润 ;
鲍远纯 ;
雷玉菊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20 (06) :822-825
[15]   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流行病学特点及干预进展 [J].
刘燕玲 ;
吴鸿雁 ;
马凤霞 ;
陶然 .
职业与健康, 2012, 28 (01) :105-107
[16]   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的编制 [J].
周晖 ;
钮丽丽 ;
邹泓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01) :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