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43
作者
王鑫静
程钰
丁立
王建事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碳排放效率; 影响机制; “一带一路”倡议;
D O I
10.13956/j.ss.1001-8409.2019.06.13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83305 ; 1204 ;
摘要
运用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及面板数据模型探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与碳排放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并分析科技创新等因素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2009~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呈上升趋势,基尼系数由0.10升至0.13,表明沿线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差异有所增大,Moran’s I值由0.373升至0.383,表明沿线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集聚态势较为明显且集聚态势有所增强;(2)2009~2016年,沿线国家的碳排放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基尼系数变动大致呈"倒U型"曲线,表明沿线国家碳排放效率的差异态势总体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基尼系数介于0.26~0.30之间,表明沿线各国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Moran’s I值由0.239升至0.278,表明沿线国家碳排放效率的集聚态势有所增强;(3)将沿线国家依据碳排放效率分为3个等级地区,从整体来看,科技创新、人均GDP、信息化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对沿线国家碳排放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对碳排放效率提升具有抑制作用,分地区来看,各因素对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效应呈现明显的异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全球碳预算方法与碳排放预测 [J].
王新频 .
水泥, 2018, (04) :1-7
[2]   中国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及时空分异研究 [J].
赵传松 ;
任建兰 ;
陈延斌 ;
刘凯 .
地理科学, 2018, 38 (02) :214-222
[3]   2℃和1.5℃目标下全球碳预算及排放路径 [J].
崔学勤 ;
王克 ;
傅莎 ;
邹骥 .
中国环境科学, 2017, 37 (11) :4353-4362
[4]   中国制造业行业碳排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J].
曲晨瑶 ;
李廉水 ;
程中华 .
科技管理研究, 2017, 37 (08) :60-68
[6]   全球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测算、分解及权责分配——基于单区域和多区域投入产出法的比较 [J].
高静 ;
刘国光 .
上海经济研究, 2016, (01) :34-43+70
[7]   FDI对中国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理及其效应——理论构建与经验分析 [J].
周杰琦 ;
韩颖 ;
林洪 .
软科学, 2016, 30 (01) :76-80
[8]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J].
王坤 ;
黄震方 ;
曹芳东 .
生态学报, 2015, 35 (21) :7150-7160
[9]   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的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 [J].
许士春 ;
龙如银 .
软科学, 2015, 29 (03) :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