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律人工智能在中国运用前景的若干思考

被引:252
作者
左卫民
机构
[1] 国家协同创新研究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律人工智能; 法律数据; 算法; 深度学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法律人工智能在我国司法界的运用方兴未艾,开始初步形成了信息的电子数据化、办案辅助系统的智能化、实体裁判的预测与监督系统以及统一、电子化的证据标准等法律人工智能形式。然而,法律人工智能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从数据层面看,当下的法律数据不充分、不真实、不客观且结构化不足。从算法层面看,法律人工智能所使用的算法隐秘且低效。从人才层面看,法律界、人工智能界互有疏离、隔阂。未来,我们应认识到法律人工智能在我国运用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在明确法律人工智能应定位于辅助角色的同时,在技术层面上改进算法并培养法学与计算机科学知识相融合的人才。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24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人工智能与法律的未来 [J].
郑戈 .
探索与争鸣, 2017, (10) :78-84
[2]   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 [J].
吴汉东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28-136
[3]   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 [J].
王迁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48-155
[4]   人工智能创作物是作品吗? [J].
易继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37-147
[5]   论人工智能创造物的法律保护 [J].
梁志文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56-165
[6]   论人工智能的民事责任:以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机器人为切入点 [J].
司晓 ;
曹建峰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66-173
[7]   我们离“阿尔法法官”还有多远? [J].
何帆 .
浙江人大, 2017, (05) :47-47
[8]   司法裁判人工智能化的可能性及问题 [J].
吴习彧 .
浙江社会科学, 2017, (04) :51-57+157
[9]   人工智能的法律想象 [J].
胡凌 .
文化纵横, 2017, (02) :108-116
[10]   智慧法院的法理审思 [J].
徐骏 .
法学, 2017, (03) :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