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地表干湿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51
|
作者
黄小燕
张明军
贾文雄
王圣杰
张宁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湿润指数; 空间分布; 年代际变化; 影响因素;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11.02.014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1960~2009年112个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利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出西北地区各气象站的潜在蒸散量,由此计算出各站点的湿润指数。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Mann-Kendall检测等方法对全区湿润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其变化的气象要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西北地区近50年来有变湿趋势,湿润指数平均每10年增加0.006;季节上以春、冬两个季节的增加趋势最明显。该区湿润指数的空间分布自西北向东南大致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由湿润指数变化的空间差异,将全区划分为3个区域:显著增加区、轻度增加区、持续减少区。影响湿润指数变化的气象要素在不同年代对其影响程度不同,湿润指数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与日照时数、潜在蒸散量、风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地表干湿变化的时空分布
    贾文雄
    何元庆
    李宗省
    王旭峰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 35 (02) : 268 - 276
  • [2] 南疆地区地表湿润指数变化分析附视频
    邢文渊
    刘志军
    肖继东
    石玉
    [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3) : 4 - 7
  • [3] 北疆地区地表湿润指数变化分析
    邢文渊
    马雷凯
    肖继东
    杨志华
    张旭
    [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9, 3 (04) : 9 - 12
  • [4] 祁连山及河西走廊潜在蒸发量的时空变化
    贾文雄
    何元庆
    王旭峰
    李宗省
    [J]. 水科学进展, 2009, 20 (02) : 159 - 167
  • [5] 西藏近35年地表湿润指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杜军
    李春
    拉巴
    罗布次仁
    廖健
    [J]. 气象学报, 2009, 67 (01) : 158 - 164
  • [6] 1975-2004年中国湿润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申双和
    张方敏
    盛琼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1) : 11 - 15
  • [7] 中国西北地区季节间干湿变化的时空分布——基于PDSI数据
    张永
    陈发虎
    勾晓华
    靳立亚
    田沁花
    王有生
    彭剑峰
    [J]. 地理学报, 2007, (11) : 1142 - 1152
  • [8] 基于GIS的中国气候分区及综合评价
    郭志华
    刘祥梅
    肖文发
    王建力
    孟畅
    [J]. 资源科学, 2007, (06) : 2 - 9
  • [9] 1960-2000年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曾燕
    邱新法
    刘昌明
    潘敖大
    高苹
    [J]. 水科学进展, 2007, (03) : 311 - 318
  • [10] 过去45年中国干湿气候区域变化特征
    刘波
    马柱国
    [J]. 干旱区地理, 2007, (01) : 7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