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地表干湿变化的时空分布
被引:13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丽江站)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湿润指数;
年代际变化;
年际变化;
祁连山;
河西走廊;
水文地质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9 [水文循环与水文气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个气象站1960-2006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FAO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出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各气象站的月潜在蒸发量,在此基础上计算各气象站的月湿润指数,然后进行季节、年地表湿润指数的统计,进而对研究区地表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地表相对干旱,之后相对湿润,自60年代以来地表湿润指数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年地表湿润指数的年际变化率为0.0014a-1,相关系数为0.4281,通过了0.01的置信度检验,表明地表湿润状况有明显改善,其中春季和冬季增加趋势明显,夏季增加趋势和秋季减小趋势不太明显.地表干湿变化趋势在空间上有差异,东部表现为东西差异,自东向西逐渐变湿,乌鞘岭以东呈变干趋势,其他大部分地区显著变湿,中部大部分地区呈不明显的变干趋势,而托来南山以北地区显著变干,张掖绿洲显著变湿,西部除敦煌以西呈不显著的变湿趋势,其他大部分地区显著变湿.
引用
收藏
页码:268 / 2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1] 南海北部中新世以来粘土矿物特征及东亚古季风记录[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03) : 289 - 300万世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李安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胥可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College of William & Mary,Gloucester Pt,VA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尹学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2] 祁连山区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特征及突变分析[J]. 地理学报, 2008, (03) : 257 - 269贾文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何元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宗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庞洪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院玲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宁宝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宋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宁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3] 新仙女木事件在罗布泊湖相沉积物中的记录[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02) : 190 - 19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彭子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刘卫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兆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Department of Geology,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 Champaign,Urbana,IL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贺剑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刘桂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彭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 [4] 1951-2006年中国区域干旱化特征[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4) : 195 - 201马柱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任小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5] 近35a来黑河干流中游平原区陆面蒸散发的变化研究[J]. 冰川冻土, 2007, (03) : 406 - 41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席海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基于Palmer湿润指数的旱涝指标研究[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3) : 383 - 38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江志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栗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肖科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 [7] 气候变化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3) : 425 - 43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振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史学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8] 1960-2000年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J]. 水科学进展, 2007, (03) : 311 - 318曾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邱新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刘昌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潘敖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高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9] 过去45年中国干湿气候区域变化特征[J]. 干旱区地理, 2007, (01) : 7 - 15刘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马柱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 [10] 1956000年中国潜在蒸散量变化趋势[J]. 地理研究, 2006, (03) : 378 - 387高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陈德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任国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陈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廖要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